各有關單位:
AI不僅是一種技術工具,更是一種重塑教育生態(tài)的范式力量,從科研范式的突破到教學模式的革新,從競賽指導的智能化到人才培養(yǎng)的個性化,AI正在重新定義高等教育的邊界與可能。面對這一機遇,高校教師作為教育創(chuàng)新的核心力量,亟需掌握AI賦能的思維與方法,以應對未來教育的挑戰(zhàn)與需求。為進一步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,幫助教師掌握AI技術在科研創(chuàng)新、教學優(yōu)化、競賽指導中的關鍵應用,我中心將于2025年8月舉辦“智教未來—AI賦能高校教師三大核心能力(科研+教學+競賽)”暑期實訓營,聚焦三大核心賽道,以實戰(zhàn)驅動、問題導向、能力提升為核心理念,特邀中國科學院研究所、知名高校資深專家傳授AI技術應用的實操技能。現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主題、內容
(一)AI大模型類比分析與提示詞技巧
1.【如何定位AI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核心技術能力原理
2.【如何選好AI】人工智能大模型平臺優(yōu)勢對比分析
3.【如何用好AI】提示詞高級編寫技巧方法與實踐
4.【如何跟上AI】人工智能大模型前沿技術與應用
(二)AI大模型多元化賦能科研項目選題與申報
1.基于AI的科研項目選題與立項
2.AI助力研究現狀調研與分析報告撰寫
3.AI輔助基金項目申請書撰寫與創(chuàng)新點
(三)AI大模型輔助跨學科交叉科研文獻檢索與閱讀
1.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效文獻檢索
2.AI賦能科研文獻閱讀三步法
3.AI賦能科研文獻綜述與文獻翻譯
(四)AI大模型輔助科研論文全流程撰寫
1.論文摘要總結
2.論文提綱生成:生成、自查、優(yōu)化、調整
3.正文撰寫:擴寫與精簡
4.潤色校正:直接潤色、漸進潤色、刊物風格
5.評審修改:自查修改及返修回應
(五)AI大模型輔助科研數據分析與繪圖
1.科研數據數據處理與分析
2.科研實驗結果可視化:折線圖、柱狀圖等
3.科研項目技術路線圖的設計、生成及優(yōu)化
4.科研項目各類繪圖的AI路徑與技巧
5.AI工具的倫理界限和邊界
(六)AI賦能教學應用實踐(上)
1.AI賦能教育教學改革新范式
2.關于AI用于教學的概況
3.基于AI的課件制備:一鍵生成,文檔轉換和舊課件改進
4.基于AI的教學方案設計
5.基于AIGC的思維導圖及授課形式
6.基于AI的課程試卷制作
7.基于AI的教學素材制備:文生圖、矢量圖、故事板
(七)AI賦能教學應用實踐(下)
1.基于TTS的技術運用:語音克隆、語料制備與新授課形式
2.基于AI的數字人生成和授課形式
3.基于AI的教學媒體制作:音效、音樂與視頻
4.基于AI的課堂互動:大語言模型的運用和創(chuàng)新教法
5.基于AI的語音互動:語音記錄、轉錄和分析
6.AI智能體的制作和運用
7.學生廣泛使用AI帶來的挑戰(zhàn)和應對
(八)基于AI的青教賽全流程指導與工具應用
1.青教賽評分細則解析
2.基于AI的教學“創(chuàng)新性/互動性/思政融入”強化
3.AI輔助生成高互動教學微課設計
4.競賽級PPT智能優(yōu)化
5. 冠軍案例拆解:2024青教賽特等獎的AI賦能路徑
6.【現場模擬】答辯攻防訓練
二、參加人員
各高校(職業(yè)院校)分管教學領導、輔助教學單位(教務處、教師發(fā)展中心、教育技術中心)、二級院系領導、系主任、學科帶頭人、教研室主任、一線教師、青年教師等;各科研、參加教學競賽人員,以及各教育領域企事業(yè)單位相關人員。
三、授課專家
授課師資是來自中國科學院研究所、重點高校的人工智能教學應用專家,擁有豐富的人工智能賦能科研、教學和競賽實踐經驗和權威、資深的相關專業(yè)背景。
四、時間、地點
時間:2025年8月2日-8月4日(1日全天報到)
地點:貴陽市(詳細信息報名后另行通知)
線上:網上同步直播(1日發(fā)放直播接收碼和鏈接)
五、參加費用
本次培訓由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(fā)中心主辦、北京中科創(chuàng)嘉人力資源咨詢有限公司承辦。
收費標準:線下現場參訓 2980元/人(含:培訓費、資料、茶歇等) ,食宿統(tǒng)一安排,費用自理。
線上直播培訓 5400元/單位(含:三人名額的直播碼、三張結業(yè)證書);14800元/單位(含10個名額)。
收款賬戶和聯系方式請見附件。
附件:“智教未來—AI賦能高校教師三大核心能力(科研+教學+競賽)”暑期實訓營報名表
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(fā)中心
2025年6月1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