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,“十二五”時期,本市人才規模將由2010年的350萬人增加到510萬人,由兩院院士、“千人計劃”專家、杰出專業技術人才、突貢專家、特貼專家、“百千萬人才工程”和“海聚工程”人選等組成的高端人才隊伍達到6000人左右。
據悉,“十二五”時期,本市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將更加完善,創新能力顯著提升。每萬名勞動力中研發人員達到210人年,百萬人年專利授權量達到2500件,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800件。同時,發展環境不斷改善,人才效能明顯提高。人才輩出、人盡其才的局面基本形成,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5%,人才貢獻率達50%。
“十二五”時期,本市人才發展規劃的主要任務包括:一是突出培養創新創業型領軍人才,到2015年,由兩院院士、突貢專家、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、“千人計劃”、“外專千人計劃”、“百千萬人才工程”和“海聚工程”人選等組成的高層次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達到6000人左右,科技活動人員總量達到95.6萬人;二是大力開發重點領域緊缺專門人才,制定北京市重點領域緊缺專門人才開發目錄,實施分行業人才開發專項計劃。到2015年,在新一代信息技術、生物、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,在高新技術產業等經濟領域,在教育、衛生等社會領域,培養、引進一大批緊缺專門人才;三是加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人才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引進1000名左右海外高層次人才,聚集3-5萬名海外留學人才;聚集5個由戰略科學家領銜的研發團隊,聚集20個左右由科技領軍人才領銜的高科技創業團隊;建立5個左右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,推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;選拔200名左右優秀人才到發達國家著名高校、實驗室和世界500強企業參加各類培訓,初步打造一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人才隊伍;四是著力造就適應未來發展的青年英才。每年選拔1000名青年拔尖人才,在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、科研院所和重點戰略新興產業企業建設一批青年英才培養基地。
(來源:北京勞動就業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