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才創業成長具有周期性特點。從啟動到成功,需要經歷萌芽期、幼苗期、成長期和成熟期四個階段,每個階段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,對政府扶持政策的需求也不同。創業扶持要遵循人才創業周期規律,科學配置政策資源,完善創業支撐體系。
人才創業成長的周期規律
人才創業就像一粒種子撒進土壤,需要經歷四個階段,在不同階段,其發展目標、核心任務、資金狀況、生產規模、市場環境等都不同。
萌芽期。人才這時的重點是對選定的科技成果進行商業價值論證、技術難點攻關和中間實驗??萍汲晒霓D化和產品尚未實現投產,沒有營業收入,生存發展的風險最大,無法獲得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服務,資金來源渠道單一,主要來源于創業者或親戚、朋友,以及一些敢于冒險的投資人,資金缺口是最大的瓶頸。許多創業企業都會在這個階段遭遇“死亡谷”,是創業最為艱難的節點。
幼苗期。人才創業企業生產出新產品(服務)或新工藝,實現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。新產品雖然具有特色和競爭潛力,但由于研發生產成本較高,價格普遍較高,市場尚未打開,產品局限于小批量生產,市場占有率低,規模效應尚未體現,營銷網絡尚不成熟,大多數處于虧損狀態,少數獲得微利,風險投資和各類信用擔保機構進入力度不大,融資成本相對較高。
成長期。人才創業企業有了自己的主導產品,產品和工藝逐漸穩定;企業開始擴大市場份額,銷量出現大幅增加,企業開始贏利,形成了規模經濟所需要的核心能力。但隨著規模的逐步增大,孵化器等創新載體的空間與功能已經無法滿足需求,擴大生產規模和市場份額的資金缺口很大。
成熟期。經過一定時間的成長和擴張,產品技術日趨成熟,產品價格銷量趨于穩定,產品銷售利潤達到頂峰,市場逐漸趨于飽和。此時,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越來越多,市場競爭的焦點逐漸轉向價格、質量、服務、品牌的競爭,產品銷售增長速度開始放慢。一些企業追求短期收益最大化,技術改造與創新腳步放慢,原有技術優勢逐漸失去。
遵循周期規律創新扶持政策
圍繞人才創業成長的資金需求,提供全過程多樣化持續性解決方案。資金瓶頸是人才創業面臨的最核心的問題。但是,在人才創業的不同階段,政府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不一樣的。越是創業前期,市場機制就越難以發揮作用,政府就要采取直接資助的財政手段幫助人才;越是創業后期,就越是要更多地依靠間接手段引導、帶動風險投資、社會資本、信貸資本等支持人才的創新創業,增強人才自我融資、自我發展的能力。萌芽期主要采取直接資助,手段以小額的無償資助為主,資助期限較短,資金的使用多用于商業價值論證與技術可行性研究,以及前期的項目研發費用。幼苗期主要采取項目資助和權益性資助等方式,對人才研發中試費用進行補貼和資助。成長期主要通過稅收優惠、補貼等引導創業投資機構,解決人才創業融資需求。成熟期主要是通過擔保、上市扶持等方式,扶持創業企業發展壯大。
圍繞人才創業的載體需求,提供漸進性規?;δ苄詣撔缕脚_。載體是企業成長必須的條件,也是政府扶持手段中投入最大、使用最多的方式。萌芽期主要為人才提供孵化器等創新載體,降低創業成本,促進技術共享,為創業者提供咨詢服務,降低創業者在創業初期的投資風險;成熟的孵化器還會引入天使投資,培育創業者成為成熟的企業家。幼苗期要為人才提供加速器等新型空間載體,滿足快速成長的需求。通過提供公共技術平臺、融資、市場、信息、專業管理咨詢、合作與網絡等資源和服務,幫助人才突破成長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和障礙。成熟期要為人才提供土地等資源環境,滿足其規模生產、場地擴張的空間需求。對創新型企業用地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,對技術含量高、產業前景好的項目優先供地。
圍繞人才創業的服務需求,提供高標準人性化差異化的創新服務體系。越是創業前期,政府的服務越是要具體化;越是創業后期,越要做好集群提升服務。創業前期,要為人才提供服務補貼和創業輔導服務。服務補貼主要是對企業技術評估、應用設計、設備使用等產生費用給予資助;創業輔導服務主要解決創業初期經驗不足的問題。創業后期,主要著力于促進創新產業集群發展,完善人才創業的綜合支撐環境。一是共性的政務服務。通過改善自身公共服務,降低集群整體的運營成本,提高服務效率。二是提升集群網絡以促進知識溢出。通過發起創新沙龍搭建企業間信息交流平臺,通過推動創新聯盟促進技術合作,在集群內形成知識溢出和協同創新的良好機制和氛圍,提高創新效率。
(來源:中國人才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