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不久前熱映的電影《老炮兒》中,馮小剛所飾演的六爺很值得玩味。從事HR行業的小編也想借著電影里的情節聊聊自己的感悟。
六爺仿佛代表著企業里那些資歷較深、經驗豐富的管理者。他們奉行著一套約定俗成的“規矩”,處處追求著“合情、合理”。而他的兒子曉波和官二代小飛仿佛代表著90后新生代員工,他們有著全然不同的價值觀和行事風格 - 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“規矩”。在日常工作中,這兩類人,兩類“規矩”之間必然存在著一些摩擦,甚至可能是較量與博弈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,組織不僅僅需要靠規章制度,也需要靠“規矩”來維持有效的運營。當90后逐漸成為職場主力時,很多固有的“規矩”未必被他們認同。面對這樣的沖突,如何協調“老炮兒”們和“小鮮肉”們的“規矩”,如何使大家和諧共處,相得益彰,共同為企業創造價值,就成為當今管理者值得思考的問題。
在電影中,六爺處理“燈罩兒”與城管的沖突就耐人尋味。他認為沒收車是合情合理,并自掏腰包賠償了車燈,甚至會“自己個”再為“燈罩兒”攢輛新車,這是他的規矩。但按照他的規矩,對于城管打人,也應該回打一個耳光,這是“一碼歸一碼”。
六爺的兒子因為被誤會勾引小飛的女朋友被打,刮壞了小飛的跑車被私扣。別人勸六爺去報警,這可能是合法的處理,但六爺并不采納。六爺的做法是自己去找小飛探清虛實,了解對方的“規矩”。對于兒子刮壞別人的車一事,他提出賠償。對于阿彪打了自己一事,他會按自己的“規矩”回敬。他這種遇到問題先去了解真實情況和對方態度,“一碼歸一碼”的處事原則和解決問題的社會技巧,恰是現在很多HR所欠缺的。
在企業中,管理者和90后員工之間存在觀念差異已成既定事實,而一味想要改變對方,讓對方按照自己的“規矩”辦事則是這些矛盾的開始。組織需要規矩來維持正常運營和健康發展,太過墨守成規又會使管理變得簡單粗暴,適得其反。很多HR都更習慣照章辦事,固執于組織固有的規章制度,缺少人際智慧,這樣未免有些“老八板兒”。我們是不是應該向六爺學習一些社會技巧?無論是自掏腰包幫“燈罩”賠償車燈,還是寧可賣房子去贖兒子。他在了解對方“規矩”,尊重對方“規矩”的同時,采取犧牲自己利益的方式去“合情合理”地去解決問題。也許很多人為他的行為感到不解,甚至不屑,但這樣的方法其實是透著一種“成熟”。如果一味的依章辦事,很可能會無功而返,甚至會激化矛盾。作為HR,我們是否可以放低身段,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和他們認可的“規矩”,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去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?畢竟解決問題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。
當然,六爺也有自己的底線,對小飛父親受賄行為的舉報,也說明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的不含糊。在組織的價值圈內,保有一定的核心價值觀,在嚴守底線的前提下多一些包容與妥協,可能才是當今人力資源管理的智慧所在。
善擇人才咨詢(北京)有限公司(作者聯系方式:84549142#17)